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租赁行业已逐渐从之前的双轨监管转向统一监管。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政策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同时,由于境内外金融租赁公司数量众多,预计具体监管实施将交由各地金融监管局负责。从上市公司看,2018年上半年上市租赁公司租赁业务增速呈现明显扩张趋势,增速好于行业整体。
金融租赁公司中,国内租赁增长最快。 2018年以来,天津、陕西、辽宁、广东等地自贸区持续批准境内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截至9月底,全国境内融资租赁公司总数已达397家,比上年末的276家增加121家,增长43.8%。
1、租赁平台
但从占比来看,金融租赁公司合同余额占比却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此外,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的合同余额占比也比较不稳定,整体规模也较2012年有所下降,而外资租赁公司的整体规模可以说是在不断扩大。八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 2010年至2018年,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不到200家增加到2018年的11777家,增长了近65倍。
2、中国租赁行业发展
根据监管部门的不同,我国专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主要分为三类:金融租赁公司、内资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金融租赁公司。自1981年我国首次利用融资租赁从天津进口大型设备以来,融资租赁业已在全国范围内起步。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市、区已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但绝大多数公司仍分散在全国各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3、中国租赁土地
进入2018年,外资租赁及注册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企业11099家,比上年末8745家增加2354家,增长26.9%。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融资租赁基础法。今年以来,外资租赁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各租赁公司特别是大型骨干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持续增加,是行业实力和信心的重要体现。
4、中国租赁港口
图3:2010-2018年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变化(单位:家) 融资租赁行业的特点之一是资金使用的长期性。短期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长期租赁设备,会造成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使融资租赁行业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外资融资租赁公司进入融资租赁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监管也较弱。因此,它们比其他两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更快、规模更大。
我国融资租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1992年后发展相对缓慢,直到2004年国内融资租赁开始试点,2007年允许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行业才逐渐进入加速期。发展。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如果风险和报酬转移了,则定义为融资租赁。如果没有转让,则定义为经营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