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上港集团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支持和协调下,在原有5个卡车司机核酸检测点的基础上,新增2个核酸检测点,形成每日1.7万人次的核酸检测能力。一时间,这张图片迅速引发网络热议,尤其是在上海疫情防控背景下,#上海疫情对航运的影响#话题持续引发关注和讨论。
第九条发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等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发帖评论行为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和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列入黑名单并停止列入名单。为黑名单用户提供服务,并通过重新注册禁止其使用评论服务。数据显示,3月份,上海港完成水量超过210万标箱,占比约51%。
从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到2017年突破4000万标箱,再到如今逼近5000万标箱大关,上海港已一步步走在世界前列。 2019年,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举办,全球行业精英齐聚上海,共商未来。
陆运方面,目前,上海港各集装箱码头已全面覆盖电子设备交接单(E-EIR)、码头电子单据、码头智能道口等应用。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网上业务平台办理各类主要业务和单证。集装箱卡车司机可以在上海港通过非接触式操作完成进出境业务,实现港口物流环节集装箱卡车运输的闭环管理,人员之间无需接触。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港现有闲置船舶52艘,其中杂货船43艘(其中内贸船13艘)、集装箱船9艘、中泊位船舶4艘。
十年来,上海港通过优化布局、增设设备、调整码头功能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等深挖潜力,一次次突破自我、突破极限。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港承载着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重要功能。每个集装箱的背后可能代表着一个企业甚至几个企业的生计。今年下半年,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运输中心将正式投入运营,罗泾港区改造和小洋山北侧项目也计划启动。
随着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向上海集聚,上海航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从生产端的工厂,到运输环节的集装箱卡车,再到港口堆场……疫情给产业链、物流供应链带来了诸多挑战。早在疫情刚爆发时,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按照上海动态防控要求,允许码头工作人员在封城实施前到达港口,实施闭环管理。
近日,一张上海附近海域船只密布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图片称,数百艘远洋货轮滞留在上海以外海域,这里的供应链已经中断。 HPL宣布将调整其两条跨太平洋航线,包括暂停东海岸环一线(EC1)挂靠香港,但提供经高雄至香港的转运服务;沿海环线2号(EC2)暂停挂靠青岛,涉及青岛的进出口货物将通过釜山港通过其他航线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