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于品海的经历颇为传奇:他出生于平民家庭,在香港读完高中后,就到日本打工。眼看于品海的媒体帝国逐渐成型,香港经济日报于1994年10月突然披露,他15年前在加拿大留学时有犯罪记录,涉嫌隐瞒。后来我曾听金庸的老朋友卢铿说,金庸这位历尽世间风风雨雨的英雄,后来在鱼品海的阴沟里翻船,真是后悔不已。这是于品海写这组社论的初衷。我只是一个枪手。另外,当时我还在《亚洲周刊》工作,被借到《明报》。
2008年,于品海收购并重组了中国数码和南海控股两家上市公司。两天后,在餐厅吃午饭时,于品海路过,停下来说:老魏,我明天去北京。我无法预测于品海在文化领域的复出是否会遭遇又一次滑铁卢,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有着无与伦比的能量。初次见面,于品海让我按照他的意愿写一套社论,阐明他的办报理念。 2010年,于品海与清华大学共同创办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委员; 2010年与北京大学共同创办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