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FILA之后,安踏又收购了日本知名滑雪品牌DESCENTE、韩国户外品牌KOLON、加拿大户外运动品牌Arc’teryx母公司Amer等品牌。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耐克中国2023财年521.6亿元的营收和阿迪达斯中国243.8亿元的营收,还超过了2个李宁和4个特步,相当于7361度。
尤培泉、梁迪两位安踏冠军代言人将再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500名参赛者一起在新赛道上引爆这项高规格、国际化、专业化的山地越野跑赛事。比如LVMH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都是针对奢侈品消费群体。不同的是,安踏品牌矩阵本身并没有覆盖同一目标群体,这意味着群体的规模效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高度。
1、安踏营收跑赢阿达斯
此次交易规模达到约26亿欧元,安踏斥资超过15亿欧元成为第一大股东。与2009年安踏斥资3.32亿元收购FILA在中国业务相比,这个价格更像是天文数字。无障碍浏览并进入关怀版。特步私有化K-Swiss、帕拉丁,361防晒突围,“陈冠希Clot x Nike”背刺阿迪达斯、安踏、Calmy、PUMA、三叶草、索康尼。
2、安踏营收跑赢阿迪达斯
Puma总营收达86亿欧元(约6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净利润3.05亿欧元,同比下降13.7%;此外,受定价及渠道优惠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46.3%。不过,虽然Amer Sports旗下的这些品牌深受大众喜爱,但这家公司对安踏的需要其实远远大于安踏对其的需要。不做中国的耐克,而要做世界的安踏,注定了安踏在全球化战略背景下的买销路上会遇到障碍。
品牌力更强的耐克、阿迪达斯不断推出折扣活动,并加速在三线以下新兴城市开店。 2018年,安踏毛利率增长2.4个百分点至62.6%,在国内四大运动品牌公司中领先同行。这得益于FILA、Descente、KOLON SPORT等高端品牌的推动。不久前,安踏发布了2023年财报:2023年,安踏实现营收623.6亿元。 2017年安踏收购FILA时,FILA营收仅为1850万元。
然而,在2023年出色业绩的背后,主品牌安踏的营收增速却连续三年放缓,从52.5%,降至15.5%,再降至9.3%。作为本次赛事的冠名赞助商,安踏及其子品牌ANTA Champion从香港百场赛到高黎贡超级山地赛,在越野赛道上持续发力。毕竟冠希哥和阿迪达斯已经达成了长期合作,目前JUICE的官网、小程序和商店都只分销阿迪达斯的产品。
当安踏创造出一种潮流的时候,也必然会面临退潮的一天。这也让安踏面临着继续打造潮流品牌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