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仅仅服务于这些铁杆游客,生态旅游就失去了满足公众审美需求、向公众传递自然保护意识的意义。但正如生态旅游组织者需要迈出第一步一样,大多数游客实际上并没有适应生态旅游需要一个过程。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人口稠密地区的自然生态景象几乎消失,只剩下一些险峻山区,而保留自然生态的荒野大多集中在人迹罕至的边远地区。
这次经历足以说明,每个来到唐家河的人不仅仅只是为了看大熊猫(当然,这种兴趣其实很难满足)。自然生态中有很多同样迷人的亮点,保护它的人也有很多故事。能够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这些故事,是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旅游的重要一步。
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唐家河是组成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67个保护区之一。大熊猫当然是这里的明星物种。来这里的游客大多是冲着熊猫而来的,但它们却像动物园一样安静地待在玻璃房里。与悠闲地向人们炫耀的大熊猫不同,野生大熊猫非常隐秘,对人的出现很警惕。
2、中国生态农业网
我们首批公布的5个国家公园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高原腹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中俄边境的老爷山森林深处;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三个省份,大部分位于高山密林。祁连山国家公园是青藏、蒙古、新疆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
3、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漂
原本指定的黄石国家公园、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就像一张白纸。人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力保持纯洁。荒野的美学价值在早期就得到了认可。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价值观体现出如今的黄石公园有着严格的游客准入制度和游览规定。事实上,它们本质上只是展示自然之美的具体方法。
4、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从此,唐家河成为国际大熊猫保护的重要交流中心。为此而修建的道路设施以及保护区内的学术交流中心(酒店)的规模和水平实际上远远优于国内其他保护区。但与那些位于繁华城市周边的旅游景点相比,这样的条件还略显不足。必须承认,生态旅游其实有很高的准入门槛。这个门槛不仅考验着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也考验着享受生态旅游的游客。我国生态旅游主要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为基础发展。
5、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
想要到达这些地区已经非常困难了。它们此前的职能不涉及生态旅游接待游客的任务,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图:2020-2023年中国GDP增速与旅游业总收入增速对比。
就像成功跑一场城市马拉松一样,组织者需要详细的封路和后勤支持。他们不仅要满足职业运动员的竞赛需求,还要通过亲子跑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综合健身。发展生态旅游还需要多方面配套,以不同强度的旅游规划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试错。